兰州理工大学学子在2018中国机器人焊接大赛中获佳绩

时间:2018-10-25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为提高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育质量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焊接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强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2018年10月17日至20日,2018中国机器人焊接大赛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比赛由中国焊接协会、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焊接协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兰州理工大学协办。


本次比赛汇聚了全国25所院校代表队和企业专家及参赛队员。兰州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此项比赛,焊接专业的领队老师积极准备,全面而细致地指导着每一位参赛同学,参赛学生认真备战,苦学焊接机器人的操作技能。

中国焊接协会创始人、兰州理工大学(原甘肃工业大学)原校长张德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长王守法,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伯源,美国焊接学会亚太区总经理温惠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副理事长李宪政,甘肃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李常锋,兰州理工大学校长芮执元,中国焊接协会副会长卢振洋、王鲁君、陈清阳,省焊接学会理事长樊丁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大赛内容包括工艺理论竞赛和技能实操竞赛两大部分。工艺理论竞赛分理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察选手对机器人及焊接工艺基础知识、机器人焊接工艺、运动轨迹、焊接轨迹编程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技能实操竞赛由选手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示教编程及试件焊接。由国内知名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裁判组对选手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兰州理工大学焊接专业的参赛选手沉着冷静、表现优异。其中,兰州理工大学B队荣获团体比赛第六名,兰州理工大学A队获得工艺理论竞赛优秀奖。学校各方积极配合,妥善安排,优质服务,保证了大赛的圆满成功,荣获贡献奖。

闭幕式上,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致辞表示,举办全国性的机器人焊接技能大赛,对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激发机器人焊接技能人才的学习热情大有裨益。比赛促进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发现并选拔了一批焊接领域高水平人才,有利于提高焊接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和竞争力。

随着工业4.0概念的兴起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机器换人既是解决技能人才短缺的有力途径,也是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迈向智能制造的必然要求。而焊接技术的发展更新,已逐步从单一材料、方法的焊接发展为多维材料、复合焊接技术的智能化焊接。但智能化焊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级焊接人才全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培养。其中,不仅要有实际操作的熟练技能,更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兰州理工大学焊接专业,从创始至今,培养了许多从事焊接技术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