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在武汉成功召开

时间:2025-10-15    来源:

2025年10月10日—13日,第二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以“智焊新质・融创未来”为主题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340余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1019名焊接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行业前沿动态,探索行业发展新径,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焊接制造技术创新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图片

大会合影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承办,高效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焊接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共同协办,及近20家企业院校鼎力支持,构建起覆盖“学术—技术—产业—服务”的完整支撑体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林忠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教授,湖北省科协陈兴荣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驻会副理事长王国彪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主任委员王国庆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教授,国际焊接学会候任主席Stephan Egerland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高亮教授,焊接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玉亭、李晓延、李宪政、巩水利、都东、刘黎明、陈辉、徐连勇、李铸国、焊接分会总干事吕晓春等领导及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副主任委员杨玉亭研究员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驻会副理事长王国彪教授,湖北省科协陈兴荣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教授分别致辞。

图片

杨玉亭副主任委员主持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驻会副理事长王国彪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对全体与会者致以诚挚欢迎,并高度肯定了焊接分会多年来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学科建设、传播先进成果、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强调焊接技术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生命线”,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期待本次会议能成为行业创新的“加速器”,助力我国从焊接大国向焊接强国迈进。

图片

王国彪副理事长致辞

湖北省科协陈兴荣副主席立足湖北产业发展实际,对大会落地武汉表示热烈祝贺。陈兴荣副主席指出,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积淀深厚,而焊接技术正是串联这些产业的“工业针线”。此次会议聚焦“智焊新质・融创未来”,与湖北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陈兴荣副主席诚挚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湖北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推动更多焊接领域的创新成果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共同助力湖北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图片

湖北省科协陈兴荣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尤政校长首先代表承办单位向全体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对大会主题“智焊新质・融创未来”进行了深刻解读,并为推动领域进步,郑重提出了三点倡议:共建联合创新舞台、共培学科拔尖人才和共推科技成果转化。呼吁各方携手行动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焊接学科繁荣发展,为培养高水平焊接人才、攻克行业关键技术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

尤政校长致辞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学术报告环节,14位专家汇聚一堂,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大会特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主任委员王国庆研究员做《新型工业化下我国焊接制造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教授分享《薄壁结构电阻焊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介绍《高温下钎焊接头蠕变性能及其调控》,武汉大学刘胜教授探讨《电子封装中典型互连技术研究与展望》,国际焊接学会候任主席Stephan Egerland博士则就《IIW and CWS-Strong Partners in Shaping the World of Welding and Joining》展开交流。报告环节分别由陈学东教授、高亮教授和李晓延副主任委员主持。

图片

王国庆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图片

林忠钦教授做大会报告

图片

涂善东教授做大会报告

图片

刘胜教授做大会视频报告

图片

Stephan Egerland博士做大会报告

图片

陈学东教授做大会报告主持

图片

高亮教授做大会报告主持

图片

李晓延副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主持

大会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分享了《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的制备与成形技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倪丁瑞研究员就《轻质合金的焊接与增材制造》进行阐述,哈尔滨工业大学林铁松教授做了《在弧光焊花中力扛创新战略担当-哈工大焊接全重发展之路》报告。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张春波正高级工程师围绕《惯性摩擦焊接装备技术研究及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展开讲解,核电安全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段远刚研究员级高工报告了《核反应堆容器用新一代Cr-Ni-Mo钢的焊材及焊接工艺研究进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孟宪明教授级高工探讨了《异质材料连接技术在新能源多材料混合车身中的应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李怀亮教授级高工以《从浅海到深蓝:海洋工程的发展与展望》为题展望行业未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韩晓辉教授级高工阐述了《高速列车轻量化材料焊接制造技术》,山东大学武传松教授则就《CHINA WELDING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分享了深刻见解。报告环节分别由巩水利副主任委员,都东副主任委员,李铸国副主任委员,徐连勇教授副主任委员

图片

史玉升教授做大会报告

图片

倪丁瑞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图片

林铁松教授做大会报告

图片

张春波正高级工程师做大会报告

图片

段远刚研究员级高工做大会报告

图片

孟宪明教授级高工做大会报告

图片

李怀亮教授级高工做大会报告

图片

韩晓辉教授级高工做大会报告

图片

武传松教授做大会报告

图片

巩水利副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主持

图片

都东副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主持

图片

李铸国副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主持

图片

徐连勇副主任委员做大会报告主持

大会报告紧密围绕焊接领域战略研究、核心技术、产业应用等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内容涵盖新型工业化战略、智能控制、高温材料、电子封装、增材制造、海洋工程等关键方向,全面呈现了焊接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行业应用实践、战略发展规划及国际协作成果,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为推动学术交流向细分领域深化,本次会议精心策划了涵盖钎焊、扩散焊及微纳连接;堆焊及表面工程;金属焊接性及焊接材料;电阻焊、固相焊及相关连接工艺;高能束及特种焊接;焊接生产制造与质量保证;焊接结构设计制造及疲劳与断裂;熔焊工艺及设备;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智能焊接;环境健康与安全;电弧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焊接与连接;压力容器、锅炉和管道;焊接结构检测与评价等方向的14个分会场。各分会场围绕领域内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展开深入研讨,共交流报告近430篇,汇聚了全国焊接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与最新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映射出我国焊接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更体现了科技人员面对技术难题的探索精神和解决决心,为行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会议期间,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现场特设成果展示区,集中呈现智能焊接装备、高性能焊材、激光焊接技术等前沿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参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代表围绕技术需求与成果转化展开面对面深度交流,有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对接走深走实,为焊接领域科技成果从试验研究迈向技术应用搭建起高效便捷的转化桥梁。10月13日,大会组织参会者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地技术参观,让参会者直观感受焊接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效。

图片

图片

企业成果宣传展示现场

本次会议以“智焊新质・融创未来”为核心主旨,紧扣“创新”与“融合”的理念,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焊接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轨迹,更持续推动焊接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度转型。此次大会为凝聚行业协同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高质量专业人才注入全新动力,为我国实现装备制造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坚实的 “焊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