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时间:2025-07-24 来源: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立足四个面向,围绕“基础焊接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和非传统制备关键技术”、“战略武器、能源与信息、高端核心装备等关键焊材”、“深空深海深地极地开发利用和空天飞行器发展等新型焊材”和“低碳化和绿色化焊材”等国家重大需求,针对高端焊材设计新原理与新方法、焊材制备新理论和新技术、绿色焊材全生命周期设计与绿色制造等重大科技问题,重点解决“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与特征微结构赋能的焊材设计与优化”、“焊材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内禀关系与构效模型”、“焊材元素生命周期效应与设计”等关键科学问题,实现焊接材料自主设计与材料交叉前沿颠覆性创新,打赢焊接材料“卡脖子技术攻坚战”、“抢占未来制高点的争夺战”、“基础研究和产业体系转移升级的持久战”,保障国家重大战略目标顺利实现,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国家安全。
为贯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实验室特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支持本领域科技工作者针对高性能焊接材料前沿技术与国家重大需求目标开展创新研究。
一、资助方向
实验室根据国家重大需要,围绕武器装备、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聚焦极端制造高可靠焊材、焊材形性设计与数字孪生、焊材先进制造与评价、电子装联材料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开放课题资助。具体资助方向如下:
方向一:极端制造高可靠焊材
主要针对武器装备、航空航天、海洋船舶、海洋工程等领域对高可靠、高性能焊接材料的重大需求,特别是高温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高性能钢、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等先进前沿材料所需的焊接材料成分设计、制备工艺、性能表征与应用评价等方面进行基金资助。
方向二:焊材形性设计与数字孪生
主要针对焊接材料体系复杂、开发周期长、性能调控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重点围绕焊接材料成分-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多维度性能数据库构建、智能设计方法开发及数字孪生模型建立等方面进行基金资助。
方向三:焊材先进制造与评价
主要针对航空航天、深远海、电子信息等领域所需的高强韧、高精密、高稳定焊接材料先进热成形技术、高精准制造技术、特种制备技术、绿色制造技术,以及焊接材料检测与可靠评价、焊接材料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基金资助。
方向四:电子装联材料
主要针对电子信息等领域电子装联材料的研发,聚焦集成电路键合材料、电子装联焊接材料、微纳粉体电子浆料等洁净材料成分设计、微观结构调控、精密制造工艺、界面行为与服役可靠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基金资助。
二、申请条件
1. 申请人原则上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2. 已作为负责人承担本实验室资助项目且尚未结题的申请人,不能再次申报。
3. 申请基金应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科学问题应明确,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可行,研究重点突出,考核目标明确。
4. 鼓励在基金指南范围内与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的课题申请。
5. 基于开放课题完成的研究论文和专利,应与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署名。
6. 开放课题资助额度5-30万元,执行期一般为2年。
三、申请程序及说明
1. 申请人应按规定格式认真、如实填写《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详见附件)。
2. 申请人将申请书(用A4纸打印,一式4份,封面加盖公章)寄至本实验室,并将相应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
3. 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择优资助,确定资助课题和金额后,评审结果将通知申请人(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资助金额的50%拨付申请人所在单位,其余50%在高性能新型焊接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使用。
4. 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日期为为2025年7月21日-8月31日。
四、联系方式与报送地址
联系人:丁天然 13838359092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149号郑州机械研究所
邮箱:dtrdtr@163.com
开放课题申请书(2025版).doc
百度网盘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86YzOpRykUazGQ8c0ur27Q?pwd=2025
提取码: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