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嘉宾简介 | 2025年青年工作者学术会议

时间:2025-04-02    来源:

2025年青年工作者学术会议

2025年4月18-20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效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焊接学会,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25年青年工作者学术会议在上海市举办。



[ 会议时间 ]

2025年4月18-20日

[ 会议地点 ]

上海市闵行区白金汉爵大酒店(沪闵路1577号)








大会嘉宾简介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

讲席教授

报告题目  

传承焊接星火,成就制造巨匠 

报告人简介

林忠钦,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在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薄板产品数字化封样技术、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研究成果在船舶、汽车、机车、飞机和重大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树君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物理和数据驱动的复杂空间曲线等离子弧穿孔焊接技术

报告人简介

陈树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焊接协会副会长兼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职工焊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机器人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焊接电弧物理与智能焊接装备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国际专利2项等。以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焊接系统成功完成“天宫”系列载人航天密封舱的焊接,推动了我国高端焊接技术的发展。


林铁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脉冲电流扩散焊接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报告人简介

林铁松,材料结构精密焊接与连接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高层次杰出人才,黑龙江省杰青,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主要从事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焊接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以及军民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二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3篇,他引2500余次,授权专利25项,转让3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中国专利优秀奖两项。


赵衍华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研究员

报告题目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在运载火箭贮箱中的应用与发展

报告人简介

赵衍华,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焊接工艺技术中心副理事长、连接领域首席工艺专家,入选国家级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航天大型复杂金属结构焊接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氢氧发动机等多个型号。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及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成果奖励5项。


韩晓辉

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   

轨道交通装备焊接制造难题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简介

韩晓辉,教授级高工、博导,国家高层次杰出人才,从事轨道车辆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研发工作。目前为中国中车科学家、中车四方首席工艺师,担任CR400/450AF复兴号高速列车焊接总师,获得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和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主持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制定国际、国家标准20部。


蒋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高功率激光及其复合能场焊接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蒋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高功率激光及其复合能场焊接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工作。承担国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基金中英国际合作项目、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湖北省JD工程项目等;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美国数学科学学会期刊《MBE》Associate Editor、“焊接杂志社”青年常务编委等。


王振民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创新焊接电源技术,助推高品质弧焊工艺发展

报告人简介

王振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智能焊接制造装备及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新型焊接电源、水下制造技术与类人焊接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重点类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等共计80余项;系列成果已在核电、舰船、海工等领域推广应用,先后获中国专利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


芦凤桂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   

上海交通大学焊接领域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芦凤桂,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焊接与激光制造研究所所长,日本大阪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厚板焊接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解决了先进核电、高效火电等特大型构件高可靠焊接关键技术难题,研究成果支撑全球最大核电焊接转子的制造,助力“华龙一号”出口,推动国之重器自主制造能力的提升。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上海市育才奖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



会议摘要

论文摘要截止日期:请于2025年4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邮件主题格式:姓名—单位—题目),将参会回执(见附件)发至会议组信箱:hjqwh2025@126.com。


会议注册

参会人员请登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议平台(网址为https://meeting.cmes.org?mid=354&sid=1417)注册并缴费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并缴费: 

微信图片_20250402151456.png

会议注册

会议费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收取并开具发票。 会议注册费普通代表1800元/人,学生代表1000元/人。


酒店预定

参会代表预订酒店请于4月10日前发送回执(见附件1)至sjtuwyq123@sjtu.edu.cn,住宿费用自理,会务组根据回执顺序预留房型。如因个人行程改变不能参会,请于4月10日12:00前通知会务组取消预订房间,否则个人需要承担相应房费。

白金汉爵大酒店(会场酒店) 

酒店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1577号 

预定联系人:王亚琦,18817560356 

房型及价格:

大床房(含单早)500元/天  

双床房(含双早)550元/天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附件

附件:2025年焊接青年工作者学术会议回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