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第二十七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分会场简讯
时间:2023-11-13 来源:
2023年10月22-25日,第二十七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赋能制造强国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家高校院所和知名企业。10月24日,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分会场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共有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校企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就焊接力学与结构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展开热烈交流互动。此次会议参会人数多、交流范围广,年龄最大的已年逾八十,年纪最轻的仅21岁。分会场当天共交流技术报告33份,多维度、多角度涵盖了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领域前沿科技和工业生产实践。

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分会场会议现场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负责人、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分会场主席太原理工大学王文先教授致开幕辞并作题为“复合与增材制造中的焊接(连接)科学问题”的主旨报告,多视角、多维度阐述了对焊接与连接专业领域中的物质传递、能量转换、界面机制、服役可靠性等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刻思考,激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太原理工大学王文先教授致开幕辞并作报告
内蒙古工业大学陈芙蓉教授介绍了超声辅助TC4钛合金焊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在液态熔池中引入高频超声并产生声空化和声流,实现对焊缝熔体的剧烈搅拌,显著细化了焊缝晶粒尺寸,接头疲劳强度提升了7.5%。该技术有助于降低钛合金焊接接头组织性能不均匀性,可有效提升钛合金焊接结构的服役可靠性。

内蒙古工业大学陈芙蓉教授作题为《随焊超声辅助TC4钛合金TIG焊接接头组织及疲劳性能》的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吴圣川研究员介绍了铝合金结构焊缝破裂的原位X射线关联成像技术,该研究采用多尺度相关断层扫描程序研究拉伸应变过程中的损伤演变和晶间破坏行为,提出了一种调控焊缝等轴区FQZ影响的有效策略,即通过振荡激光束和施加脉冲磁场调控FQZ,从而获得高质量高性能的铝合金焊接接头。

西南交通大学吴圣川研究员作题为《铝合金结构焊缝破裂的原位X射线关联成像研究》的报告
极端环境下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是制约装备整体服役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天津大学赵雷副教授介绍了团队在高温裂纹扩展表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引入约束修正,针对高温裂纹的失稳扩展建立了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评价方法,将高温结构裂纹萌生和扩展行为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天津大学赵雷副教授作题为《纳入拘束修正的高温裂纹扩展表征方法》的报告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戴熙礼高级工程师对承压面板类钢结构焊接变形控制及疲劳耐久性提升作了具体论述,提出通过合理的焊接接头设计,并优化焊接顺序、拘束及反变形控制,可明显减少面板焊后的变形,变形量可控制在3mm以内,这有效解决了该类结构疲劳开裂问题。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戴熙礼高级工程师作题为《承压模板类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及疲劳耐久性提升》的报告
作为焊接领域的权威性专业盛会,此次会议为焊接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协同创新的良好平台。通过广泛而热烈的交流探讨,碰撞出焊接领域研究的新火花。“跳出焊接看焊接,跳出焊接干焊接”。焊接人将以全新的思维迎接焊接技术的新发展,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掀开焊接事业和各专业方向发展的新篇章。

与会专家作报告
文章来源: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