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环境健康与安全分会场简讯

时间:2023-11-06    来源:

2023年10月24日,第二十七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环境健康与安全分会场会议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召开。环境健康与安全分会场邀请了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生中心、西北工业大学、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10位专家作了邀请报告,并吸引了来自新型钎焊材料领域、异种金属焊接和电弧增材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交流了10篇报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生中心的丁春光研究员从焊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焊工劳动保护及生物监测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未来焊接烟尘发展的方向。他强调了扩大流行病学和多种有害因素联合暴露的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性,以为健康政策提供支持,并寻找效应生物标志物,提高职业健康早期预警能力。


丁春光研究员作邀请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的陈海燕教授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流控系统的陶瓷/金属绿色精密钎焊技术。通过将微流控技术引入陶瓷/金属精密钎焊领域,他阐明了高温料在微流控系统表面的润湿铺展机制,并建立了适用于高温料的微流控系统理论设计准则。此外,他揭示了具有反常膨胀特性的固态相变钎料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实现了陶瓷/金属构件的精密钎焊,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密钎焊技术。


陈海燕教授作邀请报告


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郭艳红研究员针对传统钎料和钎剂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并难以满足绿色化和自动化需求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研制复合药芯银钎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郭艳红研究员作邀请报告


此次会议为焊接领域的环境健康与安全问题提供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的平台,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地创新研究,针对当前业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技术和解决方案,为焊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性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会上交流的研究成果将对促进焊接技术的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保障焊接工作者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环境健康与安全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