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W 2020: C-III委会议简讯

时间:2020-08-03    来源:

IIW C-III委(电阻焊、固相连接)会议于2020年7月23-25日在线召开,共有来自德国、中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30余位专家参会。

上海交通大学王敏教授作为学会委派的代表(Delegate)参加了此次会议。

image.png

会议由C-III委主席、德国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国家研究中心的JorgeF. dos Santos教授主持。

image.png

Santos主席首先介绍了2020年2月在韩国举行的委员会中期会议的情况:会议在韩国浦项制铁全球研发中心举行,来自德国、韩国、美国等7国的20多位代表就高强钢电阻焊可焊性及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等热点主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审定了ISO25239-1:2020标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该标准已于2020年6月正式发布。

本次会议共听取报告24篇,其中来自德国和中国的报告数居首位,分别为8篇和7篇,涉及的热点内容包括: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LME(液态金属脆裂纹)研究;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及搅拌摩擦点焊研究;异种材料的磁脉冲焊接、超声波焊接。

image.png

C-III 委会议界面

image.png

中国学者交流报告列表

《利用酸蚀形成的表面颗粒增强TC4/PET的热压焊接头强度》提出了一种新的低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设计的方法,有效提高了TC4钛合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热压焊结合强度。

《2219-T6铝合金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接及声致效应机理》创新性地提出并实现了底部施加超声的搅拌摩擦焊接新方法,揭示了超声场下的空位形成机制及声致效应机理。


《转速对6061铝合金/CF-PPS异种材料接头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界面组织及连接质量影响》揭示了铝合金/CF-PPS异种材料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短切纤维与基体界面脱离导致孔洞缺陷产生的机理。

《2195和2219铝合金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研究》揭示了两种材料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中旋转速度及下压量对点焊接头的宏观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该报告被推荐到IIW期刊Welding in the World发表。

委员会下一次的中期会议计划于2021年2月召开。

IIW C-III电阻焊、固相连接委员会致力于电阻焊、固相连接及相关工艺的研究,并参与相关ISO标准的制定。委员会下设电阻焊及相关工艺、摩擦焊、标准化三个分委员会。

image.png

关于作者/About the Author

image.png

王敏教授

王敏,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常务理事、压力焊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IIW研究进展》2017、2018、2019、2020年度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电阻焊机理及工艺优化、焊接质量控制及过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