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大连成功举行
时间:2011-08-04 来源: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焊接领域的应用,交流现代焊接技术在“绿色、高效、节能、优质”高端工艺与装备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向,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7月22-24日在大连联合举 办了“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9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7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尚扬研究员、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冯吉才教授等知名焊接专家莅临大连参加了该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会议和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会议于2011年7月23日上午8点半在大连理工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黎明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焊接学会秘书处黄彩艳女士代表中国焊接学会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武传松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筹备过程和日程安排情况,对大连理工大学会务组为本次会议顺利召开所付出的辛劳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武传松教授还代表第八届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对四年任期内(2007-2011)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简短的开幕式后,首先是两个大会报告单元。山东大学武传松教授、清华大学史清宇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高速GMAW驼峰焊道产生机理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搅拌摩擦焊热-力学模拟仿真的进展及建模关键问题研究”的报告。茶歇之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倪家强研究员、北京创联智软科技有限公司刘寒龙经理、大连理工大学宋刚博士分别做了题为“我国飞机焊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数值模拟分析软件MORFEO在搅拌摩擦焊中的应用”、“低能耗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及机理”的报告。
本次会议征集到75篇论文。安排两个分会场、八个单元进行了43篇论文的口头宣读、研讨和交流。与会代表围绕数字化技术及其在焊接设备中的应用、先进材料连接与焊接工艺、焊接过程的传感检测、信息处理与实时控制、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与仿真、焊接工程应用软件、焊接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焊接裂纹敏感性与产生机理、材料连接工艺的优化设计等诸多方面,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发展趋势。会议气氛热烈,大家发言踊跃,讨论深入。代表们一致认为,会议为全国焊接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大家及时交流和研讨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动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委会工作会议,通报了专委会的换届工作和第九届中国焊接学会计算机辅助焊接工程专业委员会的组成情况;讨论和决定了2012和2013年的学术活动计划和安排。
